Language
新闻资讯

新闻与媒体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与媒体  >  新闻资讯

第9位!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权威发布 正大天晴首次挺进前10

2025-07-06 分享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在北京昌平开幕。会上,被誉为行业风向标的“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企业)重磅发布,正大天晴最新排名第9位,首次挺进全国前10!同时获评“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工业企业优秀案例”,创新产品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入选“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展示”。



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汇聚国内政产学研医各界代表,围绕“探索生命,共创未来”主题,剖析医药行业前沿政策动态,推动医药工业与全链条创新生态的深度融合。


“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以《中国医药工业统计年报》为核心数据来源,通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研发投入等经济指标进行综合排名,是国内唯一依据国家官方统计数据形成的行业榜单。


“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工业企业优秀案例”不仅是对企业研发能力的权威认可,更通过树立行业标杆,激励中国医药产业在创新药研发、国际化布局等方面持续突破,为全球医药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挺进全国前10,企业综合实力持续跃升


近年来,正大天晴持续推进“组织整合”、“全面创新”、“数字化”、“国际化”战略,实现研发创新能力、生产供应能力、商业化能力、国际竞争力、数智赋能能力等多维度综合实力的系统性持续跃升。

公司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的排名实现持续进位:


●2022年位列第15位;

●2023年升至第13位;

●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第12位;

●2025年成功跻身前十强,位列第9位。



公司通过内部研发创新与对外多元合作并进,不断深化在肿瘤、肝病、呼吸等核心治疗领域的前沿布局。2024年,正大天晴研发投入30多亿元,占销售收入的20%以上,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从“研发驱动”到“价值驱动”的质变升级,带来创新药队伍持续壮大,研发投入与管线兑现形成正循环。


截至目前,公司已有安罗替尼、贝莫苏拜单抗等8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仅2024年就有4款1类新药获批,在研创新项目近80项,未来三年还将有近20款创新产品上市,包括多款拥有First-in-class、Best-in-class潜力产品。比如,全球FIC潜力的JAK/ROCK小分子抑制剂罗伐昔替尼、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的Fc优化的抗CCR8单克隆抗体LM-108等,已成为中国创新药企成功转型的新范式。


登场世界舞台,研发创新价值链再优化


正大天晴一直在积极布局国际市场,通过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加速国际化进程。同时,经过多年创新积累,公司在国际学术平台持续贡献“中国方案”,创新成果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正大天晴共有12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创下了中国药企的新纪录;其中,“国药之光”安罗替尼占据9项,创下了中国创新药的新纪录;“得福组合”(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头对头战胜K药、替雷联合化疗,在全球舞台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加上壁报和摘要收录等形式,共有40多项创新成果公布最新临床数据,展现多瘤种创新引领实力。


此外,数智赋能也为正大天晴创新药物研发质效双提升提供支撑。在药物发现阶段,通过AI模型,使药物发现从“大海捞针”转向“精准制导”,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基于自主建设的AI-PROTAC 药物设计和优化平台,血液肿瘤项目TQB3019已经获准开展临床试验,还有多个项目处在pre-IND阶段;在临床开发阶段,“AI+临床”的应用已经逐步深入到临床全场景,助力实现“实验室技术”转化为驱动业务发展的“生产力引擎”。



未来,正大天晴将继续秉持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推进生态共建,持续推出更多优质的创新产品,为中国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创新力量。


声明:

1.新闻稿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阅,非广告用途。

2.本公司不对任何药品和/或适应症作推荐。

3.本新闻稿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若您想了解具体疾病诊疗信息,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图片来源: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

正大天晴手机站
正大天晴官方微信
TOP 在线客服 天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