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召开收购礼新医药说明会 详解四大平台潜力资产
7月17日上午,正大天晴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召开全资收购礼新医药说明会。本次交易,中国生物制药以约10亿美元估值完成对礼新医药100%股权收购,标志着公司在强化肿瘤创新研发实力、加速国际化布局等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被认为是本土制药龙头与顶尖生物科技公司深度整合的里程碑式并购。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礼新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秦莹出席会议,向现场机构介绍了此次收购的背景和意义,并就礼新的技术、管线和团队进行详细解读。
谢其润强调:“本次收购的核心价值远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在于通过整合医药研发创新能力与医药工业产业化能力,实现战略意义上‘1+1>2’的协同与优势互补价值。”
优势互补战略协同 完善三大癌种创新布局
礼新医药是一家聚焦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创新药研发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抗体、ADC、TCE以及肿瘤微环境四大平台,目前已实现两项重磅MNC对外授权,并拥有在中国、美国、澳洲三地开展临床的经验和能力。
谢其润在说明会上表示,礼新是目前全市场唯一一个双抗和ADC两大技术平台都获得国际MNC认可的公司,这是公司研发实力的重要验证。她表示,中国生物制药与礼新的渊源很深,早在2024年底C轮融资的时候,公司就以1.42亿人民币入股,获得了礼新接近5%的股权,以及CCR8单抗LM-108在中国大陆的独家权益。2025年,LM-108已经在晚期实体瘤、胃癌及胰腺癌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数据,并获得两项“突破性疗法”认定。双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展现出极高的协同优势,为深入战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本次并购项目从启动到完成仅耗时约两个月,展现了双方极高的战略互信与执行效率。
谢其润强调,礼新最强的是早研能力,而中国生物制药拥有国内最强的临床、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综合能力,可以加速推进礼新创新管线的临床开发。公司强大的临床、生产、商业化平台,将赋能礼新,为礼新的创新管线提供全周期支持,让更多更好的创新药早日惠及全球患者。
此外,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作为当前发病率最高的三类癌症,礼新的加入,将带来PD-1/VEGF、CTLA-4单抗、Claudin 18.2 ADC等重磅药物,进一步完善中国生物制药在三大癌种的创新布局。未来,中国生物制药在每个领域都有数十款创新管线,将涵盖各种亚型,并实现从前线到后线的全面覆盖。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惠及全球患者
礼新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秦莹博士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与中国生物制药团队在LM108项目的合作当中,其团队表现出了卓越的临床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合作以后深度考察了中国生物制药的各个方面,最终确定加入中国生物制药是最佳选择。
“礼新医药未来将依靠中国生物制药强大的资源支持,同时保持研发独立性,持续产出高价值创新分子,在双方团队共同努力下,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秦莹表示。
秦莹现场介绍了礼新医药创业的愿景和布局。她表示,礼新医药在管线的选择上主打特色、差异化,所以选择了做抗体大分子,并且在其中又选择了做比较难做的像多次跨膜的这些靶点,并且搭建自己的平台,源源不断地产出创新药。
礼新自主搭建了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抗体开发平台 (LM-TME)、针对难成药靶点的抗体开发平台(LM-Abs)、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平台(LM-ADC)以及免疫细胞衔接器平台(LM-TCE)四大技术平台,五年多来,已经有8个项目进入临床,其中2个III期临床,3个II期临床,3个I期临床。秦莹博士在会上着重介绍了几个最具潜力的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CCR8单抗LM-108,目前全球引领、进度最快,MSI-h 实体瘤的适应症已经推进至III期临床;在II期临床阶段的胃癌和胰腺癌也看到了非常好的结果,并且是目前唯一获得两项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的CCR8在研药物。
Claudin18.2 ADC药物LM-302也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目前三线以上胃癌适应症的III期临床已经入组了一大半,有望今年入组完成。此外, CTLA-4TME 单抗LM-168是一款肿瘤微环境选择性的抗CTLA-4单抗,目前正在澳洲开展I期临床试验。LM-364则是下一代抗Nectin-4TME ADC,具备同类最佳潜力,并且具有双重的减毒特性。
谢其润表示,这次合作是一次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志同道合者的双向奔赴,也是创新攻坚者的同心破局。相信随着礼新的加入,中国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将如虎添翼。我们将携手推进一系列重磅管线的快速开发和走向国际,用更好的治疗方案,造福全球癌症患者。
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医药在全球业界引发高度关注,被广泛评价为中国本土制药龙头并购顶尖Biotech的标志性事件。彭博社、路透社、Fierce Biotech等海外多家权威财经和行业观察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并评价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并购,也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整合升级的关键一步,以下为部分媒体报道:
声明:
1.新闻稿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阅,非广告用途。
2.本公司不对任何药品和/或适应症作推荐。
3.本新闻稿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若您想了解具体疾病诊疗信息,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4.本文的著作权由原作者或本公司享有,未经授权,不得以转载、复制、摄制、改编、汇编等方式使用。文中出现的人物肖像,其肖像权归本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来源:彭博社、路透社、Fierce Biotech等